农民们真正热爱的,是作为私产存在的耕地,尤其是这些耕地作为自己唯一生存物质资料来源的时候。比如说,《故乡的泥土》当中,农民们会在换地上,非常较真。这并非是源自于对于土地的热爱,而是源自于,换不好,就会损害自家的利益罢了。农民对于土地,没有太多值得煽情的情感,大家对于私产,才有。
所以,小说《白鹿原》当中,白嘉轩看着自家的耕地,不是因为他热爱土地,而只是因为,这片土地成为了他的私产,这是他的不动产的一部分,可以成为他的生计来源了。使劲煽情说,农民就热爱土地了,就如何如何了,属于典型的书斋式创作,无法书写农村的真实。对于私产的热爱,才是生命个体的共同特征。
《故乡的泥土》当中,老支书和男主他爹说,要改良荒地,为集体多打粮食。这种硬煽情,造成了这部电视剧的严重失真。包产到户之后,虽然土地依旧是集体的,但是,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让农民们感觉,这些土地成为自己的了。所以,大家喜爱的不是耕地本身,而是这份“私产”可以占为己有了,可以为自己打粮食了。
而且,大家对于这些土地的情感,还来自于,这些私产是自己唯一的经济来源。只要这个唯一性被打破,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来源,并且后者远远大于前者之后,农民们就对土地没啥情感了。这是必须要注意的。最近几年农耕地的新变化,便是可以作为例证出现的。
最近这些年,农民们在自己的耕地上获得的种粮食的钱,已经不能和自己外出打工赚的钱相比了,因此,农村出现了大面积耕地荒芜的问题。很多地,确实没人种了。农民们如果真的像《故乡的泥土》当中煽情的那样,对耕地有着浓郁的情感,怎么可能不种地呢?显然,大家有情感的,不过是经济来源本身罢了。这部电视剧,忽悠的这份情感,虚空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