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空袭范围极广,覆盖了几乎所有重要的军事目标,包括化学武器研究中心、远程导弹库以及主要的海军和空军设施。拉塔基亚、帕迈拉和塔尔图斯等地均成为重点目标,叙利亚军队的作战能力遭受重创。
联合国观察员指出,以色列部队已在缓冲区内和其周边驻扎,配备装甲车、挖掘设备及其他军事物资,并控制了至少7个废弃的叙利亚军事据点。尽管以色列军方否认其部队已深入叙利亚境内,但多方消息确认,一些地面行动确实越过了缓冲区。
在空袭取得显著进展后,以色列迅速展开地面行动。12月10日,以军部队跨越戈兰高地的非军事缓冲区,进入叙利亚境内,控制了包括戈兰高地附近废弃的叙利亚军事据点在内的多个战略位置。以军还深入大马士革农村省,逐步向距离大马士革仅20公里的盖塔纳城推进。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称,此次行动旨在建立一个“非军事区”,以确保戈兰高地和以色列北部居民的安全。他强调,以色列将以“极大的成功”维护区域安全。
以色列的猛烈攻势引发国际社会关注。虽然以色列声称此举是为了防止极端组织获得战略武器,并在叙南部建立缓冲区,但此举已被多个中东国家谴责为趁火打劫。叙利亚叛军同时任命过渡政府领导人,但国际社会普遍担忧,在这个权力真空期,以色列的行动可能进一步加剧地区动荡。
此次大规模行动不仅摧毁了叙利亚的军事力量,还彰显了以色列在“后阿萨德时代”争取地区安全主导权的战略意图。接下来,以色列的行动背后深层次的动机以及对未来叙利亚局势的影响,将成为国际社会讨论的焦点。
页码: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