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座舱体验更是互联网化的佼佼者,像中性但带点机械音的语音助手 simo ,支持模糊语音唤醒,不需要 “ 嗨 ”“ 你好 ” 等机械的唤醒词,平时操纵车机功能更像是跟一个朋友在对话。
其他的功能体验感同样拉满,比如占用网格与导航融合的车机能把身边的景象 “ 我的世界 ” 化、超长全面屏对车机应用的边缘柔和虚化过渡,还有预埋 8295 芯片,实现车上黑神话自由。。。。。。
咱们试驾时对这个导航界面赞不绝口
随便抓一个极越用户,口碑那都是杠杠的。
至于取消换挡拨杆、转向灯拨杆等操作,只能说是品牌还没起来,设计得过于激进,并不是致命的缺点。
但是,几乎我们采访的所有员工,都认为极越的失败,不是产品的错,他们自身对极越的产品都是由衷喜欢认可的,甚至自掏腰包买了极越的人不在少数,但这结果变成这样管理层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他们的嘴中拼凑出来的一些细节,要脖子哥来说,甚至有点抽象,最终很多矛头指向的人也是公司的最高层。
极越某高级经理小天( 化名 )给脖子哥举了讲个例子, “ 首先,公司的人事架构变动得非常频繁,包括销售总监到市场平台营销负责人,就是隔几个月换一轮。刚能把一些东西梳理清楚的时候,就换一拨人,又重新做另一套标准。比如说前段时间极氪的营销总监过来了,把之前的东西推翻,结果待了一个月又回去了。”
“ 其次,公司的预算都是要 CEO 夏一平去审批的,但是他的思路很奇怪,他要求极越的所有营销都要经过第三方,认为这样可以规避腐败,即使这个第三方的价格高于市场正常价格数倍,使得合作的第三方赚得盆满钵满。 ”
页码:上一页